近日,广东一名90后女子小陈因“容易饿,感觉后背痛,类似胃炎”就诊,竟确诊胃癌晚期。小陈称自己生活习惯规律,从未便秘、胃痛,一直以为是颈椎不好,从没想过会是这样的检查结果,“因为这个病存活时间比较短,现在的每一天都是赚到了”。话题#90后女子背疼容易饿确诊胃癌晚期#冲上微博热搜。
对此,网友表示十分惊讶,同时给以安慰,纷纷留言:“啊?还很年轻啊,抱抱”、“病魔退退退”、“愿所有人平安健康”……胃部健康引发关注,那么平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高危因素:
幽门螺杆菌感染:
致病机制: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慢性胃炎迁延不愈,逐步发展为萎缩性胃炎、肠上皮化生,最终可能进展为异型增生及胃癌。
风险数据:感染者胃癌发生风险较常人高3~6倍,但仅1%~2%的感染者最终罹患胃癌。
防治建议:存在胃癌家族史、慢性胃病史或不良饮食习惯的感染者,需及时进行根除治疗。
吸烟与饮酒:
吸烟危害:使胃癌发病风险增加约1.5倍,男性群体尤为显著。
酒精影响:乙醇属于1类致癌物,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,降低胃部抗癌能力。
防控策略: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胃癌发生风险。
爱吃腌制食品:
致癌成分:腌制食品含大量亚硝酸盐及高浓度盐分,双重损伤胃黏膜。
关联疾病:除胃癌外,还与食管癌、结直肠癌发病密切相关。
饮食建议:减少腌制蔬菜、腌肉制品摄入,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。
患有代谢性疾病:
肥胖影响:脂肪组织异常分泌促炎因子,破坏胃部微环境平衡。
糖尿病关联: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增强,间接促进肿瘤发生。
未来预警:研究预测至2050年,肥胖和糖尿病或将成为仅次于吸烟、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癌高危因素。
科学防控建议:
一级预防:
根除幽门螺杆菌、戒烟限酒、低盐饮食、控制体重。
二级预防:
高危人群定期胃镜检查,早期发现癌前病变。
三级预防:
早诊早治,规范治疗提高生存率。
胃炎癌变四步及筛查要点
1.从胃炎到胃癌会经历四个阶段:非萎缩性胃炎→萎缩性胃炎→肠上皮化生→异型增生→胃癌。
2.依赖症状判断胃癌并不可靠,科学筛查才是关键。
3.若胃镜发现萎缩性胃炎、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,需遵医嘱缩短复查间隔。
4.高危因素:幽门螺杆菌感染、吸烟与饮酒、爱吃腌制食品、患有代谢性疾病。
来源:都市报道
声明:天气宝网尊重版权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!